【地理科彈性課程】時事脈動
作者: y-pepe
地理
彈性課程
社會領域專題課程教學活動設計
核心素養
【總綱】
-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
-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
-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
-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
-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
-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
學習表現
- 社1a-IV-1 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。
- 地1a-IV-1 描述重要地理現象的位置與範圍。
- 地1a-IV-2 舉出重要的環境、經濟與文化議題。
- 地1b-IV-2 歸納自然與人文環境互動的結果。
- 社1c-IV-1 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與多元觀點,並提出自己的見解。
- 地1c-IV-2 反思各種地理環境與議題的內涵,並提出相關意見。
- 社2a-IV-1 敏銳察覺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及其淵源。
- 社2a-IV-2 關注生活周遭的重要議題及其脈絡,培養本土意識與在地關懷。
- 社2a-IV-3 關心不同的社會文化及其發展,並培養開闊的世界觀。
- 社2b-IV-2 尊重不同群體文化的差異性,並欣賞其文化之美。
- 社2b-IV-3 重視環境倫理,並願意維護生態的多樣性
- 社2c-IV-1 從歷史或社會事件中,省思自身或所屬群體的文化淵源、處境及自主性。
- 社3b-IV-1 運用多種管道蒐集社會領域相關資料。
- 社3b-IV-2 利用社會領域相關概念,整理並檢視所蒐集資料的適切性。
- 社3b-IV-3 使用文字、照片、圖表、數據、地圖、言語等多種方式,呈現並解釋探究結果。
- 社3c-IV-1 聆聽他人意見,表達自我觀點,並能以同理心與他人討論。
學習內容
【社會領綱】
- 地Aa-IV-4 探究活動:臺灣和世界各地的關聯性。